中药药对大全df,中药药对大全书籍
调理脾胃的十大类药对
香砂养胃丸:具有温暖脾胃、调和脏腑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胃胀满不适、恶心、呕吐、吐酸水、不思饮食等病症。
藿香正气水主要的功效是和中理气,调理脾胃,主要治疗的是因为暑湿之邪入侵体内,脾胃功能运化失调,湿邪阻滞脾胃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现代临床将其用于治疗常见的腹泻,感冒,皮肤荨麻疹。
参苓白术散 能够补脾胃,益肺气,侧重于治疗脾胃虚弱兼有湿气重的证候。如饮食减少,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气短咳嗽,痰多,头身困重,肢倦乏力,大便稀溏,舌体胖大,舌苔厚腻,有齿痕等。
脾胃虚弱一一人参健脾丸 药性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大蜜丸,每丸重6克;水蜜丸,每丸或每袋4克。
经典中药配伍药对口诀100对,最全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1、小蓟凉血兼消痈,血淋尿血尤多用。地榆收敛性寒凉,下焦出血及烫伤。三七化瘀善止血,内外出血痛伤跌。茜草凉血化瘀血,通经疗伤止出血。蒲黄化瘀止血好,血淋心腹痛尤妙。白芨止血靠收敛,咳吐呕血及皲裂。炮姜味涩善治中,阳虚出血寒泻痛。
2、菖蒲性温,开心利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07柏子味甘,补心益气,敛汗扶阳,更疗惊悸。 07益智辛温,安神益气,遗溺遗精,呕逆皆治。 07甘松味香,善除恶气,治体香肌,心腹痛已。
3、菖蒲性温,开心利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07柏子味甘,补心益气,敛汗扶阳,更疗惊悸。07益智辛温,安神益气,遗溺遗精,呕逆皆治。07甘松味香,善除恶气,治体香肌,心腹痛已。
4、中药分类熟记口诀,历史新知我整理,欢迎阅读!解表药 发散风寒麻桂紫,荆防白羌藁本细;生姜辛夷苍耳子,香薷葱白淡豆鼓。
5、配伍口诀 柴胡得黄芩则寒,附子得干姜则热。干姜得天花粉则治消渴。羌活得川芎则止头痛,川芎得天麻则止头眩。香薷得白扁豆则消暑。桑白皮得苏子则止喘,杏仁得五味子则止嗽。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诸痛。
胃病犯了不用愁,9种胃病中药药对!每一味都有效,建议收藏
1、(9)苍芍胃炎汤 [处方]苍术9克,厚朴9克,白芍9克,陈皮6克,黄连6克,蒲公英12克,木香4克,甘草3克。[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毫升,分次饭前服,30天为1个疗程。
2、红枣泡饮可治疗胃病 将大红枣洗净,炒到外皮微黑,以不焦糊为准。把炒好的枣掰开,放杯子里用开水冲泡,一次放三四个,可加适量糖,颜色变后即可,当茶饮用。此法对老胃病也有独特的疗效。
3、治疗胃病的偏方 (一)寒邪客胃 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4、治疗胃病的中药有许多种,但最好请医生根据症状辨证治疗,这里推荐临床常用几种中成药,患者可对症选用:胃苏颗粒:由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槟榔、鸡内金(制)组成。功效是理气消胀,和胃止痛。
常用中药药对分析与应用的图书目录
1、《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精选的120种常用中草药,按中医的临床功用,分为19大类,记载内容包括来源、形态、功用和方选。每味中草药都附有原动植物彩色照片,少数为药材照片。
2、简介:本书详细介绍了中草药的概念、命名、性能和应用。书中收载传统中药和草药共计500余种。每种药物均按药物名实、植物(动物)形态、生境分布、采集加工、药材性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项进行系统介绍。
3、《药性赋》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
4、《金匮要略》:该书以病证加方颇得中医临床实践精华的省诸,被认为是中医临床必读的经典之一。《本草纲目》:也称《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基本著作之一,详细介绍了许多中草药的成分、科学分类等。
5、每册图书均收录较为常用、易于采收、功效确切的中草药140余种,按药用部位分为八章。
6、(3)简便:即提倡用药方法要简便,临床医生及使用者易于掌握,应用方便。 (4)经济:即倡导用药要经济实用,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最小限度地减少中药材等卫生资源的消耗。 ☆☆☆考点154: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 努力研习中医药学。
本文标题:中药药对大全df,中药药对大全书籍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yz/jiayu/7266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