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祛痰药中药大全图解,祛痰的中药有哪几种
化痰的中药有哪些?
1、止咳化痰的中药分为健脾燥湿、化痰、清肺化痰、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健脾燥湿、化痰:可以用二陈丸和三子养清汤,例如陈皮、半夏、茯苓、炒薏米、扁豆等。
2、川贝母清热润肺 性味归经:苦,甘,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痨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冲服,一次1-2g。
3、①二母宁嗽丸:多用于痰黄不易咯出,胸闷,咽痛胸闷气促、久咳不止。②橘红丸: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③清肺宁嗽丸: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粘稠。
常用祛痰中药有哪些
1、清肺化痰:可以用清金化痰汤、复方鲜竹沥液、牛黄蛇胆川贝液、急支糖浆、羚羊清肺丸等,都有清肺化痰的功效,或者直接用蒲公英、败酱草、紫花地丁、瓜蒌、鲜竹沥等熬水喝,也有清肺化痰的功效。
2、川贝母清热润肺 性味归经:苦,甘,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痨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冲服,一次1-2g。
3、[功用](1)浙贝母清肺止咳,化痰散结:用于肺热咳嗽及痈肿瘰疬。配知母治肺热咳嗽;配元参、牡蛎治瘰疬痰核。(2)川贝母润肺止咳化痰:用于阴虚火旺或燥邪伤肺之咳嗽。[用法]3~10克。瓜蒌 [性味]甘、寒。
4、(1)天南星 成分:含有皂苷、苯甲酸、黏液质及多量淀粉。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作用: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化痰药有哪些?
氯化氨 氯化氨是比较常见的化痰药物之一,服用了这种药物之后,可以对胃黏膜造成化学刺激,然后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让痰液变得稀薄,从而更容易咳出来。
止咳化痰的药:贝母止咳糖浆 贝母止咳糖浆主要中药成分是川贝母、桑皮、陈皮等。这些中药成分具有清热散结、润肺化痰的功效。止咳化痰的药:咳必清止咳剂 咳必清止咳剂称为托克拉司糖浆,是一种枢镇咳剂。
化痰的中成药: 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可选祛痰剂如复方甘草合剂、10%氯化胺溶液、吐根糖浆、敌咳糖浆等。
常用的止咳化痰中成药有哪些
②川贝枇杷糖浆: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③感冒止咳颗粒:主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发热恶风,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周身不适。
橘红丸具有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痰热郁肺、肺失清肃之痰热型咳嗽。症见咳嗽气粗,痰多、咯痰不爽、质黏稠而黄甚或痰中带血,胸闷、口干苦、咽痛、苔黄腻等。与之功效相似的还有蛇胆川贝液、牛黄蛇胆JIf贝液等。
生活中常用的止咳化痰中成药有枇杷叶膏,咳喘口服液,治咳枇杷露,橘红片等等,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治痰湿咳嗽的中成药 二陈丸燥湿化痰 二陈丸是由半夏(姜灸),陈皮,茯苓,甘草所组成的。
问题二:化痰中药的中成药 温化寒(湿)痰中成药(1)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感冒风寒,发热恶寒,鼻塞不通,头痛无汗,四肢酸懒作疼。
本文标题:常用祛痰药中药大全图解,祛痰的中药有哪几种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zz/banlangen/6797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