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消食药笔记大全图片,中药专业知识二消食药
中药炮制学笔记: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1、麦麸: 麦麸为小麦的种皮,呈褐黄色,主含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等。其性味甘淡,能和中益脾。与药物共制能缓和药物的燥性,去除药物的不良气味, 增强疗效。常用麦麸制的药物有枳壳、枳实、僵蚕、苍术、白术等。
2、常见的辅料蒸制程度为:醋蒸(五味子蒸至紫黑色)、酒蒸(山茱萸、黄精、女贞子、熟地、五味子蒸至黑润)、黑豆汁蒸(何首乌蒸至棕褐色)。蒸制过程中一般先用武火,待圆气后改用文火。
3、麦麸为小麦的种皮,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具有和中健脾之功。用麦麸炮制药物,可缓和其辛燥之性,增强其健脾和胃作用。麦麸法的加热时间短,用量少,辅料主要起药性协同作用而无中间传热体作用。
4、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苷类一般易溶于水或乙醇中。酒作为炮制常用辅料,可提高含苷药物的溶解度,而增强疗效。处理时尽量少泡多润,以免溶解于水或发生水解而受损失,如大黄、甘草、秦皮等。
5、土:中药炮制常用的是灶心土、黄土、红土、赤石脂等。灶心土能温中和胃、止血、涩肠止泻等。蛤粉:能清热,利湿,化痰,软坚。
中药学笔记的目录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八节:理气药凡以疏理气机为主,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第六节 海藻、昆布 海藻(马尾藻科)、昆布(海带科、翅藻科)(二类):相同:⑴咸寒,归肝、胃、肾经。⑵清热消痰,治瘰疬、瘿瘤、睾丸肿痛-青皮、川楝子、夏枯草。软坚散结,治症瘕肿块-丹参、鳖甲、水蛭、山甲、土鳖虫。
此外,在滋阴药中常加本品,以泻相火而保真阴。治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盗汗、耳鸣腰酸,常与熟地、山茱萸、山药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薏 苡 仁 (基源 药材)利水渗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②阴寒闭暑,暑湿证,湿温初起。③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用量用法】3~9g。鲜品加倍。【配伍】藿香配佩兰:藿香微温,功能化湿和中、解暑、止呕,且兼发表;佩兰性平,功能化湿解暑。
2017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笔记:醌类的酸碱性
1、番泻苷A大黄酸蒽酮⒉二蒽醌类蒽醌类脱氢缩合或二蒽酮类氧化均可形成二蒽醌类。
2、对苯醌是黄色晶体,熔点117℃,能随水蒸气蒸出,具有刺激性臭味,有毒,能腐蚀皮肤,能溶于醇和醚中。?对苯醌很容易被还原成对苯二酚。
3、蒽醌苷类的分离蒽醌苷类水溶性较强,需要结合吸附及分配柱色谱进行分离,常用的载体有聚酰胺、硅胶及葡聚糖凝胶。在柱色谱前需要除去大部分杂质,常用铅盐法或溶剂法。
中药药剂学笔记:表面活性剂与液体药剂
1、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其次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小。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还有较强的溶血作用。
2、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大小在1~100nm范围的分散相质点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溶液。分散介质大多为水,少数为非水溶液。高分子溶液 又称为亲水胶体,属均相体系,为热力学稳定体系。
3、混悬液型体药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0.1~100μm范围粒径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制成混悬液的液体药剂,也包括干混悬剂,即难溶性固体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粒末状物或粒状物,临用时加水振摇即可分散(或崩散)成混悬液的液体制剂。
4、表面活性剂的毒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较大,其次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相对较小。
5、表面活性剂 概念: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并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6、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常用于油的乳化;难溶药物的增溶;悬浊液的分散与助悬;增加药 物的稳定性;促进药物的吸收;固体有润湿、起泡与消泡、去垢等作用。
中药药剂学笔记:药剂卫生部分
1、本类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阳离子。如氯苄烷铵(洁尔灭)、溴苄烷铵(新洁尔灭)、氯化(溴化)十六烷基吡淀等。
2、混悬液型体药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0.1~100μm范围粒径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制成混悬液的液体药剂,也包括干混悬剂,即难溶性固体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粒末状物或粒状物,临用时加水振摇即可分散(或崩散)成混悬液的液体制剂。
3、熔封后的安瓿应立即灭菌,不可久置。一般注射剂的配制到灭菌,应在12小时之内完成。灭菌方法主要根据主药性质来选择,既要保证灭菌效果,又不破坏主药的有效成分。具体方法见《药剂卫生》章中有关内容。
4、粉碎:粉碎粒度与粉碎后粒度的比称为粉碎度。
中药按按药物功能分类
1、主要有下列4种分类法:(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等。(2)按药用部位分类:如根类、茎类、叶类、花类等。(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生物碱类、苷类、挥发油类等。
2、百味中药功效相似与差异的介绍 山楂、神曲、麦芽 共性为消食化积;差异为山楂主消肉食、并有行气散瘀的作用,神曲主助金石药的消化、并略兼带解表之功,麦芽主消米面一切诸果食积、并有回乳及一定疏肝的作用。
3、中成药的功效分类3 常用中药功效之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 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蒲公英 :苦甘寒,归肝胃经。
4、书中365种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补虚养命,中品补虚治病,下品功专祛病,为中药按功能分类开拓了思路。
本文标题:中药消食药笔记大全图片,中药专业知识二消食药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zz/jinyinhua/6897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