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麦门冬汤配方,倪海厦讲麦门冬汤配方
倪海厦讲声音嘶哑原因
1、刘力红:说你刚开始的情况 凤华:刚开始的时候,六月份,胃不好,在柳州人民医院做胃里面检查,息肉,检查完之后,息肉切除以后,又拍了X光片,上面有一点阴影,后来,我问医生,医生说没什么,就是气管炎,我就不管他了。
2、用桂枝的原因是桂枝走肌肉,它会到皮肤表面,龙骨牡蛎,这两味药本来就是收敛的药。同时它能利水壮肾阳,牡蛎能收浮阳,因为病人惊狂,起卧不安。就是阳浮在头上面,阳气往上冲,牡蛎下去能把阳往下降。
3、关于倪海夏的去世原因,民间一直有很多传言,大家说法各不相同,比如肝癌、心肺功能衰竭、因果论、西药厂暗杀、鬼附身、隐居等。
倪海厦麦门冬汤第几节
1、喉咙是三阴所会,肺的上口,所以要开润肺的药。这麦门冬汤专门是润肺的。麦门冬汤单纯润肺而已,常吃麦门冬汤的人,肺的津液一定很足。肺的功能会很好,只是咽喉干燥的,喝麦门冬汤就很好。
2、条辨是肝乘脾,刺期门。这108条辨是肝乘肺,也是刺期门。这样看起来,张仲景对针灸还真不是很懂。实际上,肺里的津液不够的时候,我们中医可以用处方,用麦门冬汤,看当时的症状来决定开处方。
3、太阳病,我们刚开始就学过了,分为三种,第太阳中风,第太阳伤寒,第太阳温病,第一个太阳中风我们已经讲过了,用桂枝汤,第二个太阳伤寒是麻黄汤,我们后面会讲。
4、它的目的就是把阳升起来,我们在前面第十二节里桂枝二越婢一汤中就用到了麻黄和石膏,这都是利用麻黄把阳气升起来。伤寒论的经方就是这样,当阴虚的时候,是把阳升起来,让阴自己回头。
5、膝关穴:散寒除湿,通关利节。治疗:膝部肿痛,下肢痿痹,膝盖风湿关节炎。曲泉穴:肝经的合穴。治疗:男人遗精,小便不利,女人阴痒,外阴疼痛。阴包穴:疏肝调经。治疗:小便困难,女人月经不调。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0)
伤寒论第83条辨: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原文解释:病人咽喉干燥的时候,不可以用辛温发汗的方法。咽喉在《黄帝内经》里面,是三阴之会。我们人体有三阴,太阴,少阴,厥阴。
伤寒论第105条辨: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
按《伤寒论》原文来讲,三阳证无死证,只有失治才会进了入三阴证,三阴证才有死证。反过来,从三阴证治到三阳证,代表病在退,越治越好。从三阳证治到三阴证,代表病在进,越治越坏。
血里面的水不够了,单纯只有血的时候,体温会升高、温度一升高,血管就破掉了,血就出来,所以这种病常常用猪苓汤来进行治疗。伤寒论第85条辨: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痓。
伤寒论第86条辨: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原文解释:衄血许久的病人,多阴虚火旺,不能用发汗法。
伤寒论第108条辨: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原文解释】外感伤寒病,腹部胀满,胡言乱语,寸口脉浮而紧,即肝木克伐脾土的征象,名“纵”,进行治疗用针刺期门的方法。
养生堂主站观看麦门冬汤克数
是中医一种药方的名字,由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组成。麦门冬汤主治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胃阴不足证。
医圣张仲景在经方中,有5首用到麦冬,分别是:麦冬汤,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薯蓣丸和温经汤。现介绍麦门冬汤如下:组成服法:麦门冬60克 ,半夏9克 ,人参6克 ,甘草4克, 粳米6克, 大枣12枚。
麦门冬60克;半夏 9克;人参 6克;甘草 4克;粳米 6克;大枣 12枚。方中重用麦门冬滋养肺胃,清降虚火为君;人参益气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化痰为佐;甘草、大枣、粳米益胃气,生津液为使。
麦门冬汤配方用量为麦门冬42g、半夏6g。根据查询养生堂官网显示,麦门冬汤由麦门冬、半夏有专门的规定剂量,麦门冬42g、半夏6g。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组成。麦门冬汤具有润肺益胃,降逆下气的功效。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四)
1、伤寒论第109条辨: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原文解释】 患伤寒病,发热,啬啬然厌恶风寒,大渴而想喝水,病人必定会感到腹满。
2、张仲景把黄帝内经的第31篇热论归纳起来,把它分成六经辨证。开始犯表,表就是太阳,太阳寒水保护我们不会丧失体温,寒水位于皮里,正常状态是不断更新代谢。若伤寒,旧水停于此,则不代谢。
3、伤寒论第 99 条辩: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本文标题:倪海厦麦门冬汤配方,倪海厦讲麦门冬汤配方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zz/zisu/4558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