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锋种植中药材一年收入400万带动村民致富
文章导读:颍上县六十铺镇马付村的刘德锋,自小就跟着父亲学习中药知识。长大后,他也成了一名中医,做过中药销售,在与众多中药生产厂家合作过程中,刘德锋了解到,种植中草药有着较大的利润空间。2000年,刘德锋开始尝试在自家的3亩多地上种植杭白菊等中草药,当年就
颍上县六十铺镇马付村的刘德锋,自小就跟着父亲学习中药知识。长大后,他也成了一名中医,做过中药销售,在与众多中药生产厂家合作过程中,刘德锋了解到,种植中草药有着较大的利润空间。2000年,刘德锋开始尝试在自家的3亩多地上种植杭白菊等中草药,当年就喜获丰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尝到甜头的刘德锋决定进一步扩大规模。几年来,刘德锋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品种不断增多。2013年,刘德锋的中草药种植规模达700多亩,囊括了白芷、白芍、丹参、菊花等品种,年生产中草药鲜货300多万斤,年收入超过400万元。
“胎菊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种植胎菊每亩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可比种粮食效益高多了。”刘德锋告诉记者,胎菊味辛甘苦,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以胎菊为主合成的中药饮片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草药白术很难种植。有一年,他分三批从外地购买白术芽,几个月后发现第一批购买的白术大面积死亡,而后两批购买的都没有问题。之后,他找到专家,得知白术的芽要保持干燥,如果不干燥,种植后会像正常芽一样生长,但在几个月后会大面积死亡。在多次失败的基础上,学到了技术。
为带动周边村民共同种植中草药,2013年底,刘德锋牵头成立了锋卡庄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了10多个种植大户加入,目前合作社拥有中草药种植面积近2000亩。
种植这么多中草药,销路怎么办?“我们种植的中草药并不直接向外出售,而是加工成饮片、胶囊等成品后销售,这样利润要高出好几倍。”刘德锋自豪地说,以胎菊为例,未加工的胎菊1公斤收购价为70元,而加工之后,200克包装的胎菊饮片价格就高达60元,按每亩地产胎菊175公斤算,将胎菊加工成饮片后,一亩地的收入超过5万元,远远高于直接出售胎菊的亩均1万元收入。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锋卡庄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将投资600多万元建设现代化的精制中药饮片生产线。“建成之后,我们将能够实现对合作社种植的所有药草就地转化、加工,不断提高种植中草药的产出效益。”刘德锋说,在发展中草药深加工的同时,下一步,合作社还将继续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户种植中草药,进一步扩大中草药的种植面积。
刘德锋的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六十铺镇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把中草药产业作为推进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政策、服务等方面为合作社提供帮助,把中草药产业打造成为六十铺镇的支柱产业。
“胎菊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种植胎菊每亩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可比种粮食效益高多了。”刘德锋告诉记者,胎菊味辛甘苦,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以胎菊为主合成的中药饮片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草药白术很难种植。有一年,他分三批从外地购买白术芽,几个月后发现第一批购买的白术大面积死亡,而后两批购买的都没有问题。之后,他找到专家,得知白术的芽要保持干燥,如果不干燥,种植后会像正常芽一样生长,但在几个月后会大面积死亡。在多次失败的基础上,学到了技术。
为带动周边村民共同种植中草药,2013年底,刘德锋牵头成立了锋卡庄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了10多个种植大户加入,目前合作社拥有中草药种植面积近2000亩。
种植这么多中草药,销路怎么办?“我们种植的中草药并不直接向外出售,而是加工成饮片、胶囊等成品后销售,这样利润要高出好几倍。”刘德锋自豪地说,以胎菊为例,未加工的胎菊1公斤收购价为70元,而加工之后,200克包装的胎菊饮片价格就高达60元,按每亩地产胎菊175公斤算,将胎菊加工成饮片后,一亩地的收入超过5万元,远远高于直接出售胎菊的亩均1万元收入。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锋卡庄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将投资600多万元建设现代化的精制中药饮片生产线。“建成之后,我们将能够实现对合作社种植的所有药草就地转化、加工,不断提高种植中草药的产出效益。”刘德锋说,在发展中草药深加工的同时,下一步,合作社还将继续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户种植中草药,进一步扩大中草药的种植面积。
刘德锋的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六十铺镇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把中草药产业作为推进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政策、服务等方面为合作社提供帮助,把中草药产业打造成为六十铺镇的支柱产业。
本文标题:刘德锋种植中药材一年收入400万带动村民致富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jy/1409.html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