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止咳,中药止咳贴配方大全
什么中药止咳化痰?
常用止咳化痰的中药处方:川贝母12克、半夏12克、杏仁12克、桔梗12克、枇杷叶12克、紫苑12克、旋复花12克、款冬花12克、麦冬12克、甘草10克。5副水煎。
用于清肺化痰的中药主要为川贝母用于止咳化痰清肺热天花粉还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的作用。 百合可以滋润肺,净化心灵,治疗长咳嗽化痰。
作用:祛痰,降气止咳。用来治疗感冒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也可用于久咳多痰。常与桔梗、紫菀、百部等配伍应用。(9)竹沥 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肺、胃经。作用:清热化痰。
白前、桑白皮这些中药成分,不仅可以止咳祛痰,减轻咳嗽的症状,还可以抑菌抗炎,从病因上来治疗咳嗽。同时用甜菊糖苷替代蔗糖,不失甜度,口感更好,还可以有效避免了蔗糖助湿生痰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减少咳嗽的反复产生。
有哪些中药属于止咳平喘药?
杏仁 [性味]苦杏仁苦温、有小毒;甜杏仁甘平、无毒。[功用](1)止咳平喘:本品为止咳平喘之要药,用于咳喘。配贝母化痰止咳;配麻黄宣肺止喘。(2)润肠通便:用于阴虚血少之便秘。[用法]3~10克。宜后下。
止咳定喘中药如下:苦杏仁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入肺经,是治疗咳喘之要药。配贝母、沙参等有清肺、润燥、止咳的作用。百部 润肺止咳,杀虫。性微温不燥,润肺止咳,对内伤咳嗽[1]、久咳效果都较好。
止咳平喘的中药有哪些 止咳平喘药味多辛苦,性有温寒之别,以止咳平喘为其主要作用,分别有宣肺,清肺,降肺,敛肺和化痰的功效。可治咳嗽气喘。
止咳化痰吃什么中药好
1、止咳化痰的中药分为健脾燥湿、化痰、清肺化痰、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健脾燥湿、化痰:可以用二陈丸和三子养清汤,例如陈皮、半夏、茯苓、炒薏米、扁豆等。
2、桑白皮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经。功效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痰多,浮肿尿少,小便不利。用法用量:内服:5-10g,煎汤,或入丸散,止咳平喘宜蜜灸用,利水消肿宜生用。
3、白前降气祛痰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肺经。功效主治:降气祛痰,止咳;用于肺气壅实之咳喘气逆,痰多。用法用量:内服3-10g。煎汤,或入丸散。蜜灸白前,性较缓和,长于润肺降气止嗽,宜用于肺虚咳嗽。
润肺止咳中药大全
1、桑杏饮(甜杏)原料:止咳良药杏仁分苦、甜两种,入药的是苦杏仁。苦杏仁治实证咳嗽,但有毒不宜多吃;甜杏仁比苦杏仁大而扁,偏于滋养,多用于老人咳嗽。
2、润肺止咳的中药 苦杏仁。杏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小零食,可是苦杏仁就未必了。说到苦杏仁,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吃过,其实苦杏仁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对于咳嗽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款冬花常经蜜炙之后使用,称为炙冬花,以增强润肺止咳平喘作用。
4、归肺、心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用法与用量】 3~9g;研粉冲服,一次1~2g。 【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治咳嗽的中药有哪一些
养阴润肺、止咳化痰:如果是阴虚肺燥型,可以用沙参麦冬汤、养阴清肺口服液、百合固精口服液,养阴润肺、止咳化痰进行治疗,或者可以用南沙参、北沙参、石斛、麦冬等具有养阴润肺功效的中草药,进行养阴润肺、止咳化痰治疗。
治痰湿咳嗽的中成药 二陈丸燥湿化痰 二陈丸是由半夏(姜灸),陈皮,茯苓,甘草所组成的。
②润肺止嗽丸:用于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久嗽声哑。③补肺丸: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常表现为咳嗽声短促,夜间加剧,干咳无痰,或少痰,痰白粘不易咳出,潮热盗汗。
本文标题:中药止咳,中药止咳贴配方大全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pz/5302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