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的方药组成,桂枝汤的方剂组成
什么是固本御邪的桂枝汤?
传统中医组方时讲究君、臣、使、佐。解此方:君:防风、荆芥、薄荷,发散表邪。臣:当归、川芎,补血、旺血,助发散。使:白术、党参,益气补中,健脾和胃,固本,御邪。佐:黄芩,清肺热。沉香,降气。肉桂,温肾阳。
治宜益气实卫,固表止汗。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力,为臣药。两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外泄,外邪亦难内侵。
虽然都是用于感冒,但二者的作用不同:桂枝汤用于风寒表证,而玉屏风散用于气虚表证。
败毒散①扶正。②鼓邪外出。③祛邪而不伤正。小柴胡汤①益气健脾。②扶正祛邪。③御邪内传。
病情分析:你好!桂枝【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入膀胱、心、肺经。【主治】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第554条曰:「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中药,方剂学!桂枝汤歌诀
1、.本方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用于桂枝汤证兼有项背强者。3.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伤寒论》)用于桂枝汤证兼有咳喘者。
2、麻黄汤――麻子炒杏仁――(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桂枝汤――大嫂炒姜汁――(大枣3枚、芍药9g、甘草9g、生姜9g、桂枝9g)。
3、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天下第一方~桂枝汤
它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具有辛温解表、调和营卫的作用。
桂枝汤在《伤寒论》里是第一个方剂,《医宗金鉴》将它誉为“群方之祖”。在《汤液经法》称为小阳旦汤,常用于感冒初起,但有时也用于长期发热、恶寒症状而无其他明显异常者。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的作用。
桂枝汤:桂枝汤,为《伤寒杂病论》第一个方剂,是调理阴阳平衡的圣方,被誉为“天下第一方”、“群方之魁”,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现在对应的中成药是“桂枝颗粒”。
桂枝汤本证是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的。人体虽然有向表证排异反应(阳),但津液(阴)不足。所以桂枝汤,以桂枝为主药,芍药缓解肌肉的痉挛疼痛。甘草生姜大枣粥补充体液,津液。三方面合一。
桂枝汤的组成及功效是什么?
1、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其中桂枝和芍药用量比为1:1。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2、桂枝汤是一首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寒性感冒且有汗的病证,即中医称为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凡伤风感冒后主要表现为恶风寒,发热,头身疼痛,微微有汗出,脉浮缓者,都可选用。
3、配合成方,共奏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功。 【实验研究】解热、镇痛、抗炎与镇静作用《中成药研究》1983(3):25,解热试验说明;75%桂枝汤能使发热家兔肛温降低0.71℃,皮温试验也可使小鼠正常皮肤温度降低13%。
4、功能主治桂枝汤,主要治疗头痛发热,干呕,盗汗,舌苔发白等症状,用于治疗流行可爱冒,产后或者是生病后出现的低热。桂枝汤,还能缓解冻疮,荨麻疹等症状。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桂枝,甘草,大枣,生姜,芍药。
5、桂枝汤 药物组成:桂枝3两(去皮),芍药3两,甘草2两(炙),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擘)。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实表散邪,滋阴和阳。
本文标题:桂枝汤的方药组成,桂枝汤的方剂组成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zz/dangshen/6185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