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化痰最好的中药,化痰最好的药中药配方
化痰止咳的中药有哪些
半夏: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天南星: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寒痰证。瓜(栝)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及燥热咳喘。橘红:散寒,燥湿,利气,消痰。
川贝母清热润肺 性味归经:苦,甘,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痨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冲服,一次1-2g。
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皂荚,旋复花,白前。清化热痰药:贝母,瓜蒌,竹茹,前胡,桔梗,胖大海,。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
止咳化痰的中药之川贝母性味归经:苦、甘,微寒。作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街、肺痿、肺痈、喉痹、乳痈。
可以选择中药百合、枇杷果、枇杷叶、蛇胆、川贝母、鱼腥草、胖大海、乌梅、蔬果、金银花等。
白前、桑白皮这些中药成分,不仅可以止咳祛痰,减轻咳嗽的症状,还可以抑菌抗炎,从病因上来治疗咳嗽。同时用甜菊糖苷替代蔗糖,不失甜度,口感更好,还可以有效避免了蔗糖助湿生痰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减少咳嗽的反复产生。
哪些中药可以化痰?
止咳化痰的中药分为健脾燥湿、化痰、清肺化痰、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健脾燥湿、化痰:可以用二陈丸和三子养清汤,例如陈皮、半夏、茯苓、炒薏米、扁豆等。
川贝母清热润肺 性味归经:苦,甘,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痨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冲服,一次1-2g。
作用:祛痰镇咳。全草有祛痰作用,大剂量有催吐作用。可部分代替吐根制剂。适用于痰喘咳嗽。所含野靛碱有很强的呼吸兴奋作用,可用于急性传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和新生儿窒息。多实槐子碱对自主神经节有抑制作用。
白前、桑白皮这些中药成分,不仅可以止咳祛痰,减轻咳嗽的症状,还可以抑菌抗炎,从病因上来治疗咳嗽。同时用甜菊糖苷替代蔗糖,不失甜度,口感更好,还可以有效避免了蔗糖助湿生痰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减少咳嗽的反复产生。
莱菔子:5~9克。微温,一切咳嗽因痰属实者都可用,并可宽中消食。半夏:5~9克。性温,专治湿痰,并能镇咳止呕,和胃安神,用途甚广。桔梗:4~6克。微温,清咽祛痰排脓,并能载药上行,宣利肺气。
温化寒痰药 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功用](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
止咳化痰吃什么中药好
1、摘要:当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咳嗽、咳痰两种症状时,就应该选用止咳化痰的中药或中成药来进行治疗。中医上咳嗽有痰常分为寒痰和热痰,由此可见止咳化痰药可分温化寒痰药和清化热痰药这两种类型。
2、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伴鼻塞、头痛、畏寒、发热等。与之功效相似的有养阴清肺膏、川贝枇杷糖浆(冲剂)、复方枇杷叶冲剂等。二陈丸具有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之效。
3、功效主治:止咳化痰,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治疗。 用法用量:内服,3-10g,煎汤,宜打碎后下。咳喘兼体虚者宜用炒杏仁,咳喘兼大便溏泄者宜用杏仁霜。 常用配伍: 苦杏仁配桔梗:感冒咳嗽痰多。
4、我有更好的答案邀请更新 2013-08-08 最佳答案 中药疗法 主治:咳嗽痰多、气喘、水肿、嗳气呕吐(l)川贝母 【性味与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5、前胡本身可以疏风散热和降气祛痰,作用于外感风热或者是痰热咳喘,也就是说它对于湿咳有着良好的疗效。前胡也是做中药饮汤进行内服,但要注意的是此品不适用于阴虚咳嗽的患者。
6、冬季天冷,很多人都患上了咳嗽。许多人不愿意吃西药,而希望服用止咳的中成药。
本文标题:9种化痰最好的中药,化痰最好的药中药配方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jg/6178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