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中囊病(中蜂囊状幼虫病)综合防治方法
中蜂中囊病,又叫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中蜂养殖过程中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性病毒,发病后不易治疗。 症状经人工感染试验查明,囊状幼虫病病毒主要使1~2日龄的幼虫感病,潜育期为5~6天。因此,感病幼虫一般都在5~6日龄大量死去,而很少见到化蛹后死去的现象。
中蜂群中囊病,一旦发病,除用药外,应及时采取综合措施,对病群进行治疗。
①密集群势 病群幼虫死亡后,新蜂出生率低,群势必然会下降,因此发现病群后,要马上紧脾,密集群势,做到蜂多于牌,加强蜂群护脾和清巢的能力。
②人工断子及换王在进行药物治疗时, 应配合换箱,扣王、换王,人为地造成一个断子期,以利工蜂清除死幼虫(即断子清巢), 减少病毒增殖、加重病情和重复感染的机会。
断子的方法有两种,即换王断子和关王断子。关王断子是在蜂群中尚无雄蜂的情况下,将病群蜂王关在王笼中,迫使蜂王停产15天左右再放王产子。换王断子是在蜂群已有雄蜂的情况下,在病群扣王的同时,立即组织6框以上、健康无病的强群作哺育群,再挑取本场或其他蜂场抗病群的幼虫,培育王台,然后介绍给病群换王,这样一般就能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2014 年3月,贵州省正安县碧峰、杨兴、安场三乡镇中囊病暴发,当地蜂群约损失50%。后及时采取关王、换王等多种措施,病情逐步得到控制。作者于2014年6月底到现场调查,安场镇光明村龚师傅群蜂因病重 飞逃,本不打算收回, 在同村丁师傅的劝说下从树上收回后,换箱弃脾,另从-健康群中调2张虫卵脾给该群,并补抖2脾蜂在内。因老王在收蜂时受伤,收回后即造台,老王失踪。随后新蜂王出房,交尾产子,子脾健康,封盖整齐,病即痊愈。
换王后,如蜂群仍出现严重烂子,应再次换箱换脾,补子(脾)补蜂,进 行二次换王或及时与其他蜂群合并。对于采取换王、药物治疗均不见效、没有保留价值的蜂群,应就地连脾烧毁。
③封锁疫区,隔离病群对中囊病的防治实践证明, 当中囊病刚发生时早期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及时扑灭疫情,中囊病的发生流行还是可防可控的。例如,2014 年早春由于受连续低温阴雨的影响,贵州省正安县碧峰、安场、杨兴三乡镇暴发中囊病,一些蜂群还并发欧洲幼虫腐臭病。病情发生后正安县畜产办立即向省、市农业委员会报告疫情。当确定病种后,县主管部门、县养蜂协会召集蜂农开会,及时向全县各蜂场发放宣传资料,不允许疫区蜂群转地到非疫区放养,并深人发病乡镇指导防治。防治时轻病群以断子清巢、缩脾紧脾、密集群势为主;重病群以换箱、换脾、换王为主,结合药物治疗,到6月底检查,基本控制住疫情,并成功阻止了中囊病向其他非疫区扩散蔓延。
④防止飞逃对于病情严重的蜂群, 或不扣王、换王的蜂群,可将蜂王剪翅,以及在巢门口安装塑料防逃片,防止蜂群飞逃。
⑤药物治疗
A、中草药治疗多采用清热解毒的药物, 其中以华千金藤(又名海南金不换)、贯众组方较好。使用剂量如下:
方一: 贯众、金银花各50克,甘草10克,加适量水煮沸后,继续用文火煎煮15分钟,过滤。滤液按1:1的比例加入白糖,制成糖浆后可喂蜂10~15框。
方二:华千金藤50克,复合维生素10片。先用适量水煎煮华干金藤,煮开后文火再熬15分钟,滤液按1:1的比例加人白糖制成糖浆,最后加人复合维生素,混匀后可喂蜂20~40框。
以上两方均隔天喂药1次,5次为一个疗程。
B、病毒灵按每框蜂1片的剂量,用少量水化开后调人糖浆内喂蜂。隔天1次,5天为一疗程。
c、13%盐酸刚烷胶粉,每100毫升50%的糖水加本品2克,每群喂250毫升,3天1次,6次为一疗程。
本文标题:中蜂中囊病(中蜂囊状幼虫病)综合防治方法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yz/mifeng/800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