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药材网[zqycw.com]专注于中药材种植技术,动物药材养殖技术及视频,药材批发价格市场行情信息发布平台 药材种植技术大全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药材养殖 > 蜜蜂 > 正文

中蜂养殖对温度有哪些要求?怎样调整?

标签:中蜂养殖中蜂温度调整 编辑:药材网 时间:2019-06-17 11:26:04
文章导读:蜂王产卵的最佳温度是多少度?蜂群又如何调节温度? 刘炽松、赖友胜(1980) 在广东,杨冠煌等(1991 1993)在北京,周冰峰等(2001)在福州,对中蜂蜂群内的温度及其变化都曾进行过测定。 蜂巢里如果没有蜂儿,温度变化在13~32C,巢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外界气

蜂王产卵的最佳温度是多少度?蜂群又如何调节温度?

刘炽松、赖友胜(1980) 在广东,杨冠煌等(1991 1993)在北京,周冰峰等(2001)在福州,对中蜂蜂群内的温度及其变化都曾进行过测定。

蜂巢里如果没有蜂儿,温度变化在13~32 ºC,巢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外界气温的变动一致。当巢温达到32.2ºC时,蜂王开始产卵。随着蜂王产卵,蜂儿的出现,蜂巢中心的温度升高,并相当稳定地保持在33~ 36ºC的水平。

气温降低时, 巢内工蜂密度增加,以密集群势来维护巢温。气温较高的时候,蜂巢中部的工蜂会向边脾、副盖和蜂箱隔板外侧疏散。当蜂场气温上升到25ºC以上时,中蜂巢门口会出现一批头向巢门内迅速扇动翅膀的扇风工蜂,把风由外向内鼓入,这种扇风降温的方式较西方蜜蜂由内向外扇风(抽气)的方式落后,降温效率低。随着气温升高,扇风个体会逐渐增多。蜜蜂也会用蒸发水分的方式来降低巢温,蜜蜂采水后将水滴点在尚未封盖幼虫房的上部,使水分蒸发以降低子脾的温度。气温上升到38ºC以上时,蜂群用于采水降温的工作多于采集蜜粉。当气温超过43ºC时,蜂群停止采集蜜粉,集中力量全部转人采水降温,当水分被充分蒸发利用3小时后,巢温可下降8~9ºC。当温度较高时,为了降低巢温,部分蜜蜂还会从巢内外出爽游,尤其是在傍晚后,部分工蜂会爬出巢门,在巢门板边缘处结团散热,这种结团俗称为“蜂胡子”。

在不同的季节,由于外界气温不同,蜂群内温度有一定的波动。中蜂波动的范围比意蜂大。刘炽松等在昼夜温度为20~32ºC时测定,蜂群子脾间温度为33~36ºC,波动范围为IºC.杨冠煌在北京夏季,外界昼夜温差达16ºC时测定,中蜂蜂群内温度波动为3ºC,比意蜂高1倍。秋季中蜂子脾间最高温度只有33ºC,比意蜂低IºC以上,日夜波动2ºC.所得结果与威尔玛(L R. Verma)对印度蜜蜂测量的结果相似。

蜂巢内不同的部位温度波动不一样。一般强群蜂巢中心的温度在34-35ºC变动。外侧子脾上的温度不太稳定,通常有2~3℃的变动范围。当外界温度为13~15℃时,在蜂巢中部只有面积不大的巢脾上的温度为34~35℃,但子脾外围却降到了21~22℃,蜂巢下部温度则降低到17~21℃(布德尔,1952)。周冰峰等(2001) 在福州地区观察,在夏季气温28~ 36℃的范围内,随气温升高,巢温也随之升高,且升高幅度逐渐减少。巢内温度相对稳定在30. 5~36. IºC。巢脾边缘温度变化大于中央点,且随群势增强,温度变化幅度减少。2~4框足蜂之间的蜂群,边缘点的温度变化在0.9~4.5ºC,中央点在0.1~1.5ºC。4足框蜂的蜂巢温度变化在0. 2~3.8ºC。

在环境温度为25~26. 5ºC时,从中蜂群中(7~9 框群势)提取子脾,会使蜂群内温度下降3~5ºC,其温度下降幅度大于同等群势的意蜂,10~12分钟后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水平,恢复到正常温度(35ºC) 的时间比相等群势的意蜂群推迟3~4分钟,与只有3框的意蜂弱群相当。将卵、幼虫、蛹脾提出巢外,也会降低脾面温度(周冰峰,2001)。

蜂蛹对蜂巢里的温度是极端敏感的,试验表明,蜂蛹在20ºC时,经过8天死亡;在25ºC时,经过11天死亡;在27ºC下能羽化成蜜蜂,但都立即死亡:在30ºC时,可全部正常羽化成蜜蜂,但却推迟了4天; 35C时,在正常的发育期能全部羽化为健康蜜蜂;在40ºC时,蜂蛹全部死亡(穆扎列夫斯基,1931)。温度下降到32ºC以下,蜂蛹的发育也会受到抑制。饲养于30ºC的蜂蛹与饲养于35℃的蜂蛹比较,前者发育期推迟2.5~3天;已羽化的蜜蜂其吻和翅都比较短,许多蜜蜂的翅发育不全(米哈诺夫,1927)。 因此,饲养中蜂,不宜经常将子脾提出巢外,以免影响蜂儿发育。在早春,晚秋,外界昼夜温差变化剧烈时,应注意防寒保暖,密集蜂数,防止外围子脾受冻。

蜂群越冬时, 靠吃蜜生热,维持巢内温度。这时蜂群会减少活动,在蜂巢内紧缩成一个蜂团, 好似一个球,俗称“冬团”。为了沟通蜂群间的联系,中蜂有时会将巢脾中部咬成空洞,以便进行热量交流。杨冠煌(1992)在1月外界气温为一7~2ºC时,测量中蜂冬团中心的温度,波动范围为24~28℃.边缘(冬团外壳)温度波动范围为13~15℃。温度波动受外界气温影响很小,这种温度变化的稳定性,有利于蜂群越冬。这结果与意蜂群越冬 团的中心温度为25~29℃ (塔兰诺夫,1953) 的结果基本一致。


赚钱药材微信公众号

本文标题:中蜂养殖对温度有哪些要求?怎样调整?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yz/mifeng/8535.html

Copyright © 2012-2028 赚钱药材网 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3017241号 鲁公网安备 3707860237083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