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药材网[zqycw.com]专注于中药材种植技术,动物药材养殖技术及视频,药材批发价格市场行情信息发布平台 药材种植技术大全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药材养殖 > 养蛙 > 正文

林蛙养殖常见的病害有哪几种?怎样防治?

标签:林蛙养殖林蛙病害 编辑:药材网 时间:2016-05-08 12:14:39
文章导读:林蛙是典型的水陆两栖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期和冬眠期在水中生活,而变态后的幼、成蛙的活动期在陆地生活。两栖生活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左右。那么林蛙养殖常见的病害有哪几种?怎样防治? 1、烂皮病 该病初发病时,蛙的头部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色花
  
  林蛙是典型的水陆两栖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期和冬眠期在水中生活,而变态后的幼、成蛙的活动期在陆地生活。两栖生活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左右。那么林蛙养殖常见的病害有哪几种?怎样防治?
  1、烂皮病
  该病初发病时,蛙的头部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色花纹,随后表皮层脱落,露出背肌,后扩展到整个躯干和背部,眼瞳孔出现粒状突起,开始呈黑色,最后全眼呈白色,喜潜伏在阴暗处,并不时抓挠其患处,拌有出血现象。
  防治方法 :该病主要是由于长期摄食单一饵料,缺乏维生素所致,因此,投喂饵料要多样化;饵料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保证维生素供应。
  2、红腿病
  此病是蝌蚪、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又称败血症。其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及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株等革兰氏阴性菌。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池水不清洁,饲养密度过大,蛙体有外伤引起。
  症状: 发病个体一般精神不振,活动能力减弱,往往潜伏水中,不愿活动,不摄食,腹部膨胀,口和肛门有带血的黏液。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剖检可见:腹腔内有大量腹水,肝、脾、肾肿大并有出血点,胃肠充血,有黏液。
防治方法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时定量投喂,发现发病个体,及时分离治疗,以防蔓延;用3%的食盐浸泡病蛙,时长20分钟,用氯霉素带蛙进行全池消毒,水体浓度达到10X10-6,每天一次,连续消毒三天。在饵料中加拌磺胺嘧啶,每千克饵料加1-2克,连续投喂三天。
  3、肤霉病
  病原体是水霉菌,主要寄生在蝌蚪体表皮肤损伤部位,病菌由皮肤伤口入侵,逐渐深入肌肉,同时,病菌菌丝体向外长成肉眼可见的棉絮状菌丝,并逐渐从伤口向四周扩散,致使蝌蚪游动迟缓,摄食困难,最终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用10%紫药水涂抹。
  4、气泡病
  该病为蝌蚪的常见病害,及时诊治,很容易治愈,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大量死亡。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水中的浮游植物在强烈的光照条件下,经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引起水中的溶解氧气过于饱和,蝌蚪在流动取食过程中吞食大量气泡而形成。
  症状: 患此病的蝌蚪肠道内充满气体,身体膨胀,在水面呈仰游状,严重时,体内膨胀的气泡阻碍其正常的血液循环,蝌蚪会很快死亡。剖检可见肠壁充血。
  防治方法: 勤观察蝌蚪池水质,勤注入新水,防止水中不生植物过多;发病个体立即分离,置清水中1-2天,不投喂食料,以使体内气体逐渐分压平衡,从而使气泡消失。以后少喂一点煮熟的发酵玉米(2315, -8.00, -0.34%)粉,几天即可痊愈。也可向池内加食盐进行治疗,一般每立方米水加食盐15克即可。
  5、车轮虫病
  症状: 蝌蚪被大量车轮虫寄生后,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往往单独游动,动作迟缓,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大量死亡。多发生在密度大的池中。
  防治方法 :降低养殖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空间,可避免此病发生。发病初期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进行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铜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
  6、肠炎
  该病蝌蚪、幼蛙、成蛙均可发生,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投喂不洁饵料易发此病。其病原体为细菌,投喂的蝇蛆如消毒不当,极易引此发病。
  症状 :病蛙往往垂头弓背,蛙体消瘦,活动异常,摄食量锐减,反应迟钝。而蝌蚪发病后多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不投喂发霉、变质的饵料,适当在饵料中加大蒜、生姜、黄连素等;定时、定量、定点投喂饵料,防止由于暴食引发此病。  

赚钱药材微信公众号

本文标题:林蛙养殖常见的病害有哪几种?怎样防治?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yz/yangwa/2772.html

Copyright © 2012-2028 赚钱药材网 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3017241号 鲁公网安备 3707860237083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