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农经]山上养林蛙 三年才上市的林蛙好赚钱
林蛙,吉林当地人都叫它蛤蟆,有人还叫它哈士蟆,油哈蟆,雪蛤等。林蛙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动物之一,是具有食用药用两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在山上养林蛙?怎样养?莫不是把养殖场建到了山上,使养殖环境更接近野生状态,可是完全看不到一点传统养殖场的影子。这是咋回事?
记者:我想可能应该就是人工垒一些水泥的池子养蛙,但是发现咱们这儿基本上就是野生的环境,这怎么能说是人工养蛙呢?
场长:我们吉林省长白山林蛙放养,模式就是人养蝌蚪,天养蛙,人所参与的就是蝌蚪的管理和蛙场的管理建设,林蛙变态之后,完全是生活在野生的环境当中。记者:所谓咱们养出的蛙,其实基本上跟天然生长的没有什么区别?
场长:完全是天然生长的。原来这是闹了个误会啊,小孙经过调查发现,林蛙养殖户和经销户都是具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完全符合国家规定。另外,这种养林蛙的方式是半人工养殖,就是人工孵化蝌蚪,从蝌蚪变态到幼蛙的一个半月时间里,需要人工喂食。然后天然放养林蛙,这个天然养殖场需要很大,小到100公顷,大到一两千公顷,您说在这莽莽无边的大山中,能找到不起眼的林蛙吗?
记者:场长 咱这一路走过来,也没见过有这种蛙?孙场长:这个林蛙有一个活动规律,中午的时候由于气温高,它基本上都躲在枯枝落叶下,树丛下面,隐秘起来,咱们得认真找一找。
这满山的枯枝落叶,还有烂树根,看起来实在苍凉,这样的环境,适合林蛙的生长吗?场长:林蛙养殖必须这种环境,上面有乔木层、中间有灌木层,下面有草本植物层,再往下还有枯枝落叶层,这是林蛙生存必须的四个层次,就能保持湿度,水分不至于被阳光蒸发掉,因为低于75%生存不了。
林蛙体表有一层黏液,为了保持身体湿度,经常隐藏于避光的地方,看来,找到林蛙还真要费些功夫。场长:掀开看 看到了吗?
记者:这个是场长:一只、二只、三只、四只。跑了。抓 抓 看小孙会抓林蛙吗
记者:这么多。记者:尤其这一只,刚才你要不指着它,我都发现不了。
场长:对,因为土是黑色的,它的背就是黑色的,保护色。这种保护色可以有效避过天敌,那么威胁林蛙生命的天敌都有哪些呢?
男1:林蛙的天敌太多了,最主要是鼠,各种鼠对他的危害最大,据说一只老鼠一年能咬死200只林蛙。记者:这么多。
男1:鸟、蛇,凡是食肉的动物都是他的天敌。林蛙处在生态食物链的底层,天敌自然多。林子大了,人工看护是看不过来的,那总该投放点吃的给林蛙吧?
场长:它吃虫,在长白山区有50多种的昆虫和小软体动物供它食用。它的眼睛是近视,不活动的东西它看不到,虫只要一活动它就能看到,几乎无选择的。记者:林蛙被称为森林的卫士,这一林蛙,一年大概就能吃掉三万只的虫子,这个重量能有一斤左右,这么多林蛙给撒到林子里面,无形当中对森林就是一种保护了。
这些“森林卫士”每年也只能在山上值班四五个月,因为进入十月份,天气转凉,它们就要下山猫冬了。记者:林蛙从山上下来之后,就要进到这个水里,那你可能说我怎么没看见啊,你别着急,马上我就有办法让你看见这个林蛙。
记者:你要想看见林蛙,要往这里瞅,您好。张朝亮:您好
记者:咱们的林蛙都在这里吗?对,这不就是个地笼吗?张朝亮:对。它是一种捕林蛙的方式之一。
记者:是怎么起的作用?张朝亮:它就从这个窟窿进去,两边都有窟窿,从哪边走都要进到笼子里边,一进到这里以后,它是戗岔的出不来,然后它就在里头来回一串,串到头,就到这了。
记者:估摸着有多少斤?张朝亮:这个能有五六斤。
进入地笼里的林蛙,就如瓮中之鳖,抓起来容易多了。当地人称公蛙为公狗子,母蛙为母豹子。两者是怎么区分的呢?男1:公蛙显著特点他的前爪很粗、很短,像大手指头似的,你看有这么一个黑疙瘩,我们管它叫婚垫,它交配,抱住母蛙的时候就不滑,你看母蛙就没有。母蛙的前肢比较细,最主要的特点,你看下面的两个颜色差别非常大,你看母蛙的这两只都很深,它发白。这个蛙最重要的特征,两边的肚子有点发绿,也就是说长白山林蛙和其他的蛙最明显的差别的地方。
这捕上来的林蛙有大有小的,怎么才算达到商品蛙的标准呢?张朝亮:只有三年以上的才能作为商品蛙,你像这一只这就是三年以上的。
记者:这是一年的?经营者:对。
记者:这是今年蝌蚪变成的?经营者:对。
记者:这是第二年?经营者:对。
记者:然后这是三年长这么大?经营者:对。
记者:那这个三年的体重能达到多少克?张朝亮:三年一般达到30~35克左右。
林蛙从蝌蚪变态成幼蛙,再到商品蛙,需要三年才行。不够标准的放回到水里冬眠,来年开春继续上山觅食。这来来回回的折腾,加上自然天敌的威胁,不会有什么损失吗?记者: 100只一龄蛙等到秋天下山的时候也就剩下20只左右了,剩下的20只到了第二年上山然后再回来,到了秋天的时候,按照这个比率,这20只最后只剩下三四只,到了第三年能够收获这个商品蛙,所以林蛙的珍贵程度,从数量的递减上也就可见一般了。
半人工养殖的林蛙回归率只有3%左右。所以养殖户不会局限于地笼这一种捕捉方式。记者:吓我一跳,大晚上突然开这么的亮灯真有点不适应,其实要说有我这么一直手电就足够了,你说这大晚上在这溜达什么呢?你往这瞧,你看见这个了吗?用木棍和塑料薄膜围成一个网,在当地叫做趟子。
趟子捕捉法,比较适合寻不到水源的林蛙,趟子边挖几个陷阱,林蛙沿趟子走的时候,掉进陷阱,任凭天大的本事也出不来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彻底的捕捉方式呢?张朝亮:把这个池塘的水都放掉,下成网,水顺着河流走的时候,网就把蛙 顺水一走截住了。
记者: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养殖户:今年我们承包1000公顷,今年母蛙大概在3000斤左右。
公蛙在5000斤左右。这样算来,按公蛙15元一斤,母蛙130元一斤的价格销售,承包1000公顷林地,销售额就达到了40多万元。那么两者的收购价格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又是怎么消费呢?
养殖户:公蛙几乎都上餐桌了,母蛙有20%上餐桌,80%都扒油了。记者:扒油,你不知道怎么回事,其实我是一知半解,得了,你接着往下看,看这个扒油到底是怎么回事?
母林蛙的收购价格之所以比公林蛙高,原因在于母蛙有林蛙油,所谓扒油也就是人工采集蛙油。记者:咱们收上来的林蛙要把它挂起来,一般要风干进行七天左右,这样林蛙才能够完全干透,干透之后咱们就可以取所谓的林蛙油,林蛙油到底是什么东西,咱们还得把它弄出来看看,所谓林蛙油就是油吗?
男1:是蛤蟆的输卵管。记者:不是咱们平时说得脂肪?
男1:对。记者:平时咱们怎么取?
男1:多数掰腿 掰腿就可以。记者:干了以后比较完整了。
男1:对。记者:这一块都是。
记者:像一个蛤蟆掏出能有多少?男1:得有三克左右。
记者:按照这个来算一斤蛤蟆油大概得男1:用一百五六十个。
记者:现在像一斤干透的林蛙油价格在多少钱?男1:价格现在一斤在2000元左右。
这价格还真不是一般的贵,那么它到底有哪些营养呢?专家:林蛙油是首载于《本草纲目》,文献中记载林蛙具有补虚劳伤,利水消肿,优于产妇,林蛙油作为药材,它是一个补药,而且是补阴之品,是补肾阴不足、肺阴不足。从现在医学来说,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此外他还能降血脂,这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对人体有益的。
正是认识到林蛙油的营养价值,林蛙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大,但是市场上,真假林蛙油鱼龙混杂,作为消费者该如何识别呢?专家:正品林蛙最大的特点是成块状,他会自然形成摇窝状,这是最大的鉴别点。目前市场上的混乱品这种我们叫小油,是黑龙江的林蛙油,由于黑龙江林蛙个头比较小,产的油比较小,青蛙油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由于青蛙的大小和林蛙比较接近,特别是当破损之后,鉴定有一定难度。大家购买的时候最好选用块状的。大蟾蜍的输卵管,这个在市场上非常常见。由于个头比较大,整个的块状也相对要大一些。
进行鉴别的时候,我们除了从性状上进行鉴别,大家也可以泡发以后进行鉴别,我们看到,正品林蛙泡完以后明显成絮状、团块,很疏松,颜色比较洁白,这是正品林蛙,所以大家在购买林蛙油的时候,可以先少量购买回家泡发试一下。看来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不难买到货真价实的林蛙油,那么林蛙油该如何食用呢?
厨师长:头一天晚上把雪哈稍微挑一下,搁凉水泡24小时,基本上能蓬松开了。咱们做的是木瓜清汤雪蛤,先烧开水,把冰糖下锅里,把冰糖煮化,然后冰糖熬化以后,把雪蛤往锅里一放就行了,你需要多少就放多少雪蛤。
记者:一般煮这个雪蛤要多长时间厨师:下完雪蛤,沸腾就好。
能吃到林蛙油,不仅动脑还要动手,相比较而言,当地人更喜欢省事的食用方法,那就是洗洗就下锅的酱焖林蛙,不仅简单,而且营养不输林蛙油。消费者1.一吃到嘴里头,鲜香的感觉。
消费者2. 尤其女士非常愿意吃林蛙,针对女士来说,美容养颜效果非常好消费者3.把内脏剔除,然后就可以吃了,因为这个是林蛙的油,整只林蛙进去,放到嘴里,最后出来的就是林蛙的骨头。
因为当地人对鲜食林蛙的热衷,销售林蛙的店铺很多,而且只要温度保持在零上1摄氏度左右,林蛙可以卖半年之久,即便存上很多,也不愁卖不掉。经销商:现在是刚下来,活的林蛙卖得好,一般个人买点吃的,公的一天能卖七八十斤,母的能卖五六十斤,价格公林蛙卖20元钱一斤,母林蛙卖150~160元一斤。
这种半人工养殖方式,使林蛙更接近野生状态,随着林蛙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及制药等各个领域。更多的养殖户加入到林蛙养殖的大军。孙站长:现在我们省适合养林蛙的自然沟壑大约有一万多条,应该说从事养殖林蛙的人员大约有1.4万多人。最近这几年连续建立了几十个优质的生产示范园区,建立了几十个种蛙生产示范基地,正在培育优质长白山林蛙品种,我们的林蛙油已经销往沿海城市,特别是东南亚一些国家。
经销商:又回来了,兄弟。记者:回来了。看林蛙,我得挑一点。
经销商:会挑了。记者:这回不蒙圈了,这里面不错,给我两点这个。
经销商:这里真不错,要多少?记者:给我来二斤。
经销商:好了,记者:你看,这回不光我不蒙了,相信看完今天的节目,你到买林蛙的时候也明白了。
本文标题:[每日农经]山上养林蛙 三年才上市的林蛙好赚钱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yz/yangwa/4775.html
相关文章: